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

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

诗句读音
尚玉食之万一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àngyù shízhīwàn yī
贡龠合於许下兮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gòngyuè héxǔ|hǔxiàxī

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释义

【玉食】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孔传:“言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孙星衍疏:“玉食,犹言好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太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你也忒清高,撇下了朱门玉食,到这陋巷觅簟瓢。”鲁迅《坟·春末闲谈》:“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2.给美食;享美食。宋苏轼《祭黄几道文》:“妻子脱粟,玉食友朋。”《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重耳见了,呵呵大笑,曰:‘吾今日入晋为君,玉食一方,要这些残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万一】1.万分之一。表示极少的一部分。《文子·下德》:“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一,以不世出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后汉书·张俊传》:“陛下德过天地,恩重父母,诚非臣俊破碎骸骨,举宗腐烂,所报万一。”宋岳飞《五岳祠盟记》:“余发愤河朔,起自相臺,总髮从军,歷二百餘战,虽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亦且快国讎之万一。”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况君所赠,曾不及五陵豪富之万一。”郭沫若《文艺论集·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批评家为主义而战,为真理而战,原是正当的天职

【贡】《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攻去聲。《說文》獻功也。《書·禹貢序》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傳》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禮·曲禮》五官致貢曰享。《註》貢,功也。又《易·繫辭》六爻之義,易以貢。《註》告也。又《爾雅·釋詁》貢,賜也。又《廣雅》貢,上也。又《玉篇》貢,通也。又《廣韻》貢,薦也。又姓。《前漢·貢禹傳》字少翁,琅邪人。《急就篇》孔子弟子子貢,其後以字爲氏。

【龠合】粮食。宋叶适《梁父吟》:“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隣之父刈之。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荒政·积贮》:“一遇凶饉賑发,受惠者皆近郭力能自达之人,而远乡僻壤,孤煢无告,不获沾龠合。”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