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
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释义
【乖慵】懒散。唐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宋梅尧臣《日蚀》诗:“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有素】具有,原有。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移子弟。”《文选·卢谌<赠崔温>诗》:“古人非所希,短弱自有素。何以敷斯辞,惟以二子故。”李善注:“郑玄《礼记》注曰:‘素,犹故也。’”2.由来已久。三国魏曹冏《六代论》:“且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皆为之有渐,建之有素。”《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闻去年十二月元昊反,变起仓卒,众皆谓之忽然,臣则知其有素。”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吾縈怀有素,癖嗜良殷,用贡巵言,
【不是】1.错误;过失。《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适间婆婆説你许多不是。”《红楼梦》第三十回:“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茅盾《多角关系》九:“到底是谁的不是,一见面就吵嘴?”2.表否定判断。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是汝书,即注是,以字押;不是,即注非,亦以字押。”宋苏轼《寄子由》诗:“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十章:“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这儿呆着有危险。”
【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又《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又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又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又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又姓。明有忽忠,忽明。又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漢·古今
【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南史·张裕传》:“而茂陵之彦,望冠盖而长怀;渭川之甿,佇簪裾而竦叹。”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唐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清方文《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嗟尔有顽父,所志在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