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相望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诗句 | 读音 |
---|---|
待将功德格皇天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dài|dāijiāng|jiànggōng dé2huáng tiān |
冠盖相望催入相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guān gài xiāng wàngcuīrù xiàng |
冠盖相望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释义
【待】《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
【将】〔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又承也,奉
【功德】行。《礼记·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进律。”元张宪《咸淳师相》诗:“諛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赵朴初《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2.佛教语。《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3.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事。《南史·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
【皇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汉许慎《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唐白居易《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郭沫若《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冠盖相望】1.指使者或仕宦富豪之人,一路上往来不绝。《战国策·魏策四》:“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史记·孝文本纪》:“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軼於道,以諭朕意於单于。”汉晁错《论贵粟疏》:“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千里游敖,冠盖相望。”郭沫若《在庆祝伊拉克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期间两国之间的使节往还冠盖相望,行旅客商不绝于途。”2.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清戴名世《<道墟图诗>序》:“自其始至今,凡数十世,子孙蕃衍,冠盖相望。绍兴著姓,称章氏为第一。”
【催】《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入相】入朝为宰相。《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唐崔顥《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復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清梅曾亮《原仕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惟公与兄子文瑞公,相继皆以是入相,天下以为荣。”2.旧时戏曲舞台上,上下场的两个门,分别标有“出将”、“入相”字样。“入相”指演员下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