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诗句读音
峻坂伤骐骥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ùn bǎnshāngqí jì
广川俟舟楫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guǎng|ānchuānsì|qízhōu jí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释义

【峻坂】见“峻阪”。

【伤】《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痛也。《爾雅·釋詁》傷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又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又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又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又姓。《左傳》傷省,宋人。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又叶式亮切,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漢典考證:〔《爾雅·釋訓》憂思也。〕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憂思也改傷思也。〔《書·說命》若跣勿視地。〕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 考證:〔《爾雅

【骐骥】骏马。《楚辞·离骚》:“乘騏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汉枚乘《七发》:“将为太子驯騏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唐韩愈《驽骥赠欧阳詹》诗:“騏驥生絶域,自矜无匹儔。”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譬犹孙阳逢騏驥,造父御騄駬。”2.喻贤才。《晋书·冯素弗载记》:“吾远求騏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世说新语·雅量》“顾至晓回转”南朝梁刘孝标注:“顾和字君孝,少知名。族人顾荣曰:‘此吾家騏驥也,必兴吾宗!’”典

【广】《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广爲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广爲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广。《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广。又《釋名》衾,广也。其下廣大,如广受人也。又《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

【川】《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又《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瀆。《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關中記》涇、

【俟】《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待也。《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又俟俟,衆多徐行貌。《詩·小雅》儦儦俟俟。《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又姓。《風俗通》有俟子。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万俟,複姓。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又叶于紀切,音矣。《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叶上齒。

【舟楫】檝”。1.《诗·卫风·竹竿》“檜楫松舟”毛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檝之用。”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明何景明《咏怀》之五:“江湖多风涛,舟檝不可保。”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疏凿巨石,始通舟楫。”2.指行船。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3.船桨。《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