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信缥缈,高行恣浮游

广泛信缥缈,高行恣浮游

诗句读音
广泛信缥缈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guǎng fànxìn|shēnpiāo miǎo
高行恣浮游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gāo xíngzìfú yóu

广泛信缥缈,高行恣浮游释义

【广泛】1.犹远航。唐韩愈孟郊《远游联句》:“广泛信縹緲,高行恣浮游。”2.谓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我们的抗日人民统一战线是比法国的人民阵线还要广泛得多的。”

【信】〔古文〕《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又《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又《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又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又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

【缥缈】“縹眇”。亦作“縹渺”。1.高远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羣仙縹眇,餐玉清涯。”李善注:“縹眇,远视之貌。”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楼》诗:“城尖径仄旌斾愁,独立縹緲之飞楼。”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掛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往来,縹渺孤鸿影。”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孤影,南枝乍冷,见乌鹊縹緲,惊飞栖止不定。”郭沫若《星空·天上的市街》:“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2.随风飘扬;随水浮流。唐李白《愁阳春赋》:“縹緲兮翩緜,见游丝之縈烟。”宋陈允平《垂杨》词:“飞

【高行】高尚的品行。《管子·法法》:“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三国魏嵇康《释私论》:“寄胸怀于八荒,垂坦荡以永日,斯非贤人君子高行之美异者乎?”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之一:“孺仲清名交宦絶,彦方高行里閭传。”2.战国梁(即魏)一寡妇的尊号。汉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高行者,梁之寡妇也。其为人荣於色而美於行。夫死早寡不嫁,梁贵人多争欲娶之者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焉……﹝高行﹞乃援镜持刀以割其鼻,曰:‘今刑餘之人殆可释矣。’王大其义,高其行,乃復其身,尊其号曰‘高行’。”《晋书

【浮游】1.漫游;遨游。《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一本作“游”。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云笈七籤》卷一○九:“乘龙驾云,浮游太清。”2.虫名。即蜉蝣。晋陆机《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参见“蜉蝣”。1.在水里或空中飘流游动。《红旗歌谣·歌唱共产党》:“沼泽地歌唱共产党,鲤鱼儿浮游荷花香。”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温和的海风轻轻吹拂着,片片乌云在天际浮游着。”2.漫游。《楚辞·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