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卧治要汲直,金节荧煌照熊轼

广陵卧治要汲直,金节荧煌照熊轼

诗句读音
广陵卧治要汲直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四職
拼音: guǎng língwòzhì yàojízhí
金节荧煌照熊轼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īn jiéyíng huángzhàoxióng shì

广陵卧治要汲直,金节荧煌照熊轼释义

【广陵】见“广陵散”。

【卧】《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治要】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2.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3.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渝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徵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

【汲】《唐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說文》引水於井也。《易·井卦》可用汲,王明受其福。《莊子·至樂篇》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又《廣韻》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大汲其版。《註》汲,引也。《郭璞·江賦》幷吞沅灃,汲引沮漳。又汲汲,不休息貌。《博雅》孜孜汲汲,劇也。《前漢·揚雄傳》不汲汲於富貴。《文子·上德篇》君子日汲汲以成煇。又縣名。屬河內郡。《史記·魏世家》城垝津以臨河內,河內共汲必危。《廣輿記》汲縣,故汲郡,治今屬衞輝府。又姓。漢汲黯。又《集韻》極入切,音及。與伋同。伋伋,虛詐貌。或

【直】〔古文〕《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書·洪範》王道正直。又準當也。《禮·投壺》馬各直其算。《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又《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又《玉篇》侍也。《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又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又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又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猶故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

【金节】1.诸侯使臣的符节。《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汉郑玄注:“诸侯使臣行覜聘,则以金节授之,以为行道之信也。”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明何景明《观兵》诗之二:“使过传金节,军行奏玉簫。”2.古代殿庭的仪仗。唐刘长卿《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诗:“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宋史·仪卫志一》:“黄麾半仗,金节一十二人;黄麾小半仗、黄麾角仗,各设金节十二人。”《宋史·仪卫志六》

【荧煌】。唐李白《明堂赋》:“崇牙树羽,荧煌葳蕤。”《三国演义》第五回:“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竹青》:“开目,见高堂中巨烛荧煌。”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竹窗敞开,灯火荧煌。”汉

【熊轼】形的车前横木。因以指代有熊轼的车。古时为显宦所乘。南朝陈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前軨熊軾,后乘龙轜。”唐许浑《酬邢杜二员外》诗:“熊軾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明申时行《题<清秋出塞图>诗》:“帝授节鉞临玄菟,高凭熊軾佩虎符。”2.借指太守。唐钱起《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诗:“主人熊軾任,归客雉门车。”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夺却鸞堤史职,謫为熊軾守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