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柟

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柟

诗句读音
广轮函丈中唐甓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三錫
拼音: guǎng lúnhán zhàngzhōng tángpì
安得青松柏筱柟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下平二十二覃
拼音: āndé|děi|deqīngsōng bǎixiǎonán

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柟释义

【广轮】广袤。指土地的面积。《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贾公彦疏引马融曰:“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陆德明释文:“﹝广﹞,古旷反。”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广轮抚四海,浩浩知皇风。”

【函丈】亦作“函杖”。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隋书·炀帝纪上》:“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復黌宇时建,示同爱礼,函丈或陈,殆为虚器。”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既而屡赐延接,引之函丈之侧。”2.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宋陆游《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

【中唐】1.大门至厅堂的路。《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毛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朱熹集传:“庙中路谓之唐。”2.借指庙堂、中堂。南朝宋何承天《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唐王起《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3.庭院。《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李善注:“如淳《汉书》注曰:‘唐,庭也。’”汉王粲《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4.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

【甓】《唐韻》扶歷切《集韻》《韻會》蒲歷切《正韻》毗亦切,平入聲。《說文》瓴甓也。《爾雅·釋宮》瓴甋謂之甓。《博雅》甓,甎也。《詩·風》中唐有甓。《傳》甓,瓴甋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緻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註》江東呼甓爲甎。《晉書·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又《集韻》博厄切,音薜。義同。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青】〔古文〕寈《唐韻》《集韻》《韻會》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又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又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又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又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又《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又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又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

【松柏】。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栢之质,凌霜犹茂。”清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同心指松柏,高言洽芝兰。”参见“松柏后凋”。

【筱】《集韻》先了切,音小。《說文》箭屬,小竹也。 或作篠。

【柟】《廣韻》同枏。又而琰切,音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