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

诗句读音
寸步音尘隔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一麥
拼音: cùn bùyīn chéngé
关河烟雾深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guān héyān wùshēn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释义

【寸步】一寸之步。常喻极近的距离。《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寸步如同云水隔,月轮高。”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清陆奎勋《筑堤行》:“估船寸步不得进,挟貲惴惴萑符取。”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一:“汉军在洪都城下苦战了三个月,不能前进寸步。”2.缓慢的小步。宋洪迈《夷坚甲志·方禹冤》:“众舁禹,寸步归家,困惙殆絶。”典

【音尘】音信,消息。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絶,哭无声兮气将咽。”《文选·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闕。”张铣注:“音信復闕。”唐白居易《忆微之》诗:“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清黄景仁《感旧》诗:“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2.踪迹。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絶。”清龚自珍《湘月》词:“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典

【隔】《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又

【关河】1.指函谷等关与黄河。《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今之吴会,寧过二汉关河,根本既摇,于何不有。”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2.关山河川。《后汉书·荀彧传》:“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宋陈师道《送内》诗:“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清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空山冰雪卧懒出,征斾关河送敢负?”

【烟雾】亦作“烟雾”。1.泛指烟、气、云、雾等。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唐杜甫《李监宅》诗之一:“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烟雾溟濛。”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原来是一家中国茶馆,门窗开处冒出一阵阵的烟雾浊气。”2.喻指轻薄的纱罗。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元倪瓒《呈诸公》诗:“北窗高卧自清寧,烟雾衣裳云锦屏。”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