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

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

诗句读音
心术去机关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īn4|2|2qùjī guān
官名司管籥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guān míngsīguǎn yuè

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释义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术】《唐韻》《集韻》《韻會》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又《博雅》迹也。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又《集韻》徐醉切,音燧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机关】1.设有机件而能制动的器械。汉王充《论衡·儒增》:“夫刻木为鳶以象鳶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於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復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元商衟《梁州第七·戏三英》套曲:“过街灯照映纱灯戏灯机关妙。”徐迟《牡丹》六:“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愈来愈无法看下去。故事情节光怪陆离,机关布景又恶劣不堪,实在叫人不能忍受。”2.计谋;心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不想陶学士被某识破十二字隐语,用些机关,果中其计。”《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

【官名】的名称。《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后汉书·隗嚣传》:“政令日变,官名月易。”李贤注:“莽州郡官名改无常制,乃至岁復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復其故,吏人不能纪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称谓例》:“《礼记·祭义篇》:‘易抱龟南面。’郑注曰:‘易,官名。’按:此亦以事目其人,非必官名也。”2.正名,学名。宋唐积《歙州砚谱·匠手》:“周三名进昌。刘二无官名。朱三名明。”《西游记》第十八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做猪刚鬣。”《儒林外史》第二

【司】〔古文〕《唐韻》《集韻》息兹切《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音思。《說文》臣司事於外者。《玉篇》主也。《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又《周官》欽乃攸司。《禮·曲禮》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典司五衆。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又州名。《晉書·地理志》司州,漢司隸校尉所部。魏氏置司州。又《廣韻》姓也。《左傳》鄭有司臣。又《正字通》司徒,司馬,司空,皆複姓。又《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義同。《前漢·敘傳》民具爾瞻,困于二司。

【管籥】“筦籥”。1.两种乐器名。《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赵岐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荀子·乐论》:“竽笙簫和,筦籥发猛。”亦泛指乐器或音乐。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闻管籥者,民喜而相告。”清陈维崧《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诗:“设帨九天喧管籥,穪觴七郡倾壶榼。”2.锁匙。籥,通“钥”。《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键闭,慎管籥。”郑玄注:“管籥,搏键器也。”孔颖达疏:“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於鏁内以搏取其键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