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原文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注释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徘徊:来回移动。
问渠(qú)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译文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拼音版
【guān shū yǒu gǎn 】【观书有感】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半亩方塘一鉴开,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天光云影共徘徊。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问渠哪得清如许,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作者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
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
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
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光宗朝,除知漳州。
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 朱熹详细介绍古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景, 读书, 哲理, 早教古诗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