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诗句读音
关头传说开元事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guān tóuchuán shuōkāi yuánshì
指点多疑孟浩然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ǐ diǎnduō yímèng hào rán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释义

【关头】1.把头套进去。汉王充《论衡·恢国》:“唐虞国界,吴为荒服,越在九夷,罽衣关头,今皆夏服、褒衣履舄。”2.边关之地。唐崔融《从军行》:“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唐李端《关山月》诗:“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3.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死生之际,一生学问大关头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况这穷通荣辱的关头,我还看得清楚。”杨朔《英雄时代》:“凡是在危急当中,在要紧关头,他们考虑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别的同志,而是祖国,而是朝鲜人民。”

【传说】。唐司空图《商山》诗之二:“关头传説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英烈传》第四一回:“这树向来传説是无烟木,火中烧着时,只有焰,却无烟。”清汪懋麟《寄苕文兄》诗:“吴人好事竞传説,尽道此翁怀抱好。”杨朔《铁骑兵》:“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差一点把城攻破。”2.转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有话我替你传説。”《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你两个到家时,见了大婶,传説是我嘱咐。”3.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等。唐韩愈《谁氏子》:“神仙虽然有传説,知者尽知其妄矣。”鲁迅《中国小说史

【开元】新的纪元。《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2.泛指开端,开头。汉班固《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於太昊皇初之首。”南朝宋传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追甄墟墓,信陵尚或不泯,况瓜瓞所兴,开元自本者乎?”南朝梁沉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3.指开国。汉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南朝齐萧道成《即位告天文》:“阐极则天,开元创物。”4.指开元寺。宋苏轼《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指点】其他物点示。唐李白《相逢行》:“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宋姜夔《虞美人》词:“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濛处。”明杨巍《早秋登龙门城楼》诗:“指点云州地,真为汉北门。”2.评说;指责。晋葛洪《抱朴子·正郭》:“硕儒俊士,未或指点,而吾生独评其短。”《朱子语类》卷五一:“大抵説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説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3.指示,点拨。唐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

【多疑】惑;疑心重。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宋朱熹《答符复仲》:“且就此持守,自见功效,不须多疑多问,却转迷惑也。”元揭傒斯《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诗:“江转欲无路,山迴忽似围。客程秋共远,物色晚多疑。”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英夷虽狡,何患焉?且夷性多疑,其曾经喫亏之处,永不再来,如臺湾是也。”茅盾《子夜》十六:“并且朱吟秋生性多疑,又以为周仲伟是故意奚落他,便皱着眉头叹一口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