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注释
- 22 次浏览
【悲素丝】丝”。
【镐池君】名。一说指周武王。《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颜师古注:“张晏曰:‘武王居镐,镐池君则武王也。’……镐池在昆明池北,此直江神告镐池之神,云始皇将死耳,无豫於武王也,张説失矣。”唐李白《古风》之三一:“遗璧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王琦注引服虔曰:“水神是也。”参见“镐池”。典
【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跡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典
【繁华子】容饰华丽的少年。《文选·阮籍<咏怀>之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吕延济注:“繁华,喻人美盛,如春华之繁。”南朝梁沉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唐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诗:“珠弹繁华子,金羈游侠人。”
【断肠花】1.引人极为爱怜或哀伤之花。唐刘希夷《公子行》:“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唐李白《古风》之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2.秋海棠花的别名。《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輒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緑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清曹寅《留题香叶山堂》诗:“当户幽丛红滴滴,西风开满断肠花。”
【金马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唐刘禹锡《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诗:“籍通金马门,身在铜驼陌。”宋高似孙《纬略》卷七:“待詔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殊不轻畀也。”亦省称“金门”。汉扬雄《解嘲》:“与羣贤同行,歷金门上玉堂有日矣。”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扬执戟】指汉代扬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有“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语,故称。唐李白《古风》之四六:“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唐李端《赠康洽》诗:“声名常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决浮云】。常用以形容宝剑之威力。《庄子·说剑》:“上决浮云,下絶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唐李白《古风》之三:“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亦省作“决云”。唐卢纶《难绾刀子歌》:“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跡白云隈。”一说即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释文:“广成子,或云即老子。”典
【富春山】。在浙江桐庐县南。一名严陵山。前临富春江,山下有滩称严陵濑,为汉隐士严光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严子陵钓台,西为宋处士谢翱哭文天祥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严光﹞乃耕於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瀨焉。”李贤注:“今杭州富阳县也。本汉富春县,避晋简文帝郑太后讳,改曰富阳。”唐李白《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富春山,县(桐庐县)西三十里,一名严陵山,前临大江,汉子陵钓处,人号严陵瀨,有东西二钓臺,各高数百丈。”
【鸱夷子】皮。唐李白《古风》之十八:“何如鴟夷子,散髮棹扁舟。”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鴟夷子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鴟夷子。”参见“鴟夷子皮”。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长安。”
【牧羊儿】1.借称世外之人。典出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十五岁时牧羊山中,有道士带他到金华山石室里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问之。道士说:“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名初平,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问他羊何在,他说近在山东。哥哥去看时,只看到白石头,初平叫一声:“羊起!”石头都变成羊,有几万头。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宋杨万里《饮酒》诗:“我本非搢绅,金华牧羊儿。”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晋兵屡败,太祖忧窘,不知所为。大将李存信等劝太祖亡入北边,以图再举。太祖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存信也。’夫人駡曰:‘存信,代北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3.指秦末项梁所立之楚怀王孙心。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宋王安石《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东陵侯】指汉邵平。以种“东陵瓜”而著名。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四:“昔日东陵侯,惟有瓜园在。”唐李白《古风》之九:“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参见“东陵瓜”。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谁家子】谁,何人。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唐李贺《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2.犹言甚等样人;甚么东西。带有轻蔑义。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唐杜甫《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宋王安石《开元行》:“一朝寄託谁家子,威福颠倒谁復理。”典
【东流水】1.东逝的流水。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潕水》:“南阳叶方城邑西……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青云士】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张守节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唐李咸用《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元刘永之《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牛山泪】见“牛山叹”。
【赵王璧】见“赵氏璧”。
【无穷门】所称通往至道境界的门径。语本《庄子·在宥》:“﹝广成子﹞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唐李白《古风》之二五:“大道有兴没,羣动争飞奔,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东流水】1.东逝的流水。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潕水》:“南阳叶方城邑西……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三万六千日】一百年,谓人的一生。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宋辛弃疾《渔家傲·为金伯熙寿》词:“三万六千排日醉,鬢毛只恁青青地。”元汤式《一枝花·赠钱塘镊者》套曲:“三万六千日有限期,一百二十行无休息。”亦作“三万六千场”。宋辛弃疾《鹊桥仙·贺余察院生日》词:“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全元散曲·水仙子·遣怀》:“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
【不死药】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史记·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唐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蓬莱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清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西王母,何处蓬莱山。”典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臺。”钱振伦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唐李白《古风》之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臺。”清吴伟业《夜宿阜昌》诗:“草没黄金臺,犹忆昭王迎。”
【紫河车】名。也称人胞。用人的胎盘(胞衣)加工制成。能补元气,治身体虚弱、虚劳、喘咳等症。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2.道家称修炼而成的仙液。色紫,谓服之可长生。唐李白《古风》之四:“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王琦注引萧士贇曰:“道家蓬莱修炼法,河车是水,朱雀是火。取水一斗鐺中,以火炎之令沸,致圣石九两其中,初成姹女,次谓之玉液。后成紫色,谓之紫河车。”唐顾况《送李道士》诗:“莫愁客鬢改,自有紫河车。”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北部。长城重要关口之一。唐于雁门山顶置关,明初移筑今址。向为山西南北交通要冲。唐李白《古风》之六:“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王琦注:“《山西通志》:‘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双闕陡絶,雁欲过者必由此径,故名。一名雁门塞。依山立关,谓之雁门关。’”亦省作“雁关”、“雁门”。唐乔知之《苦寒行》:“遥裔出雁关,逶迤含晶光。”宋王沂孙《无闷·雪意》词:“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漢
【王子晋】即王子乔。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六:“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唐李白《古风》之四十:“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明袁宏道《升天行》:“路逢王子晋,玉簫已吹折。”参见“王子乔”。
【桃花源】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唐李白《古风》之十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宋梅尧臣《华亭谷》诗:“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杨朔《木棉花》:“香港,这个美丽的海岛,暂时还是平静的,因此便成为富人的桃花源了。”典
【一笑倾城】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南朝齐陆厥《中山孺子妾歌》:“一笑倾城,一顾倾市。”唐李白《古风》诗之二七:“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参见“倾城倾国”。
【金光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草。谓食之可以长寿。《佩文韵府·韵府拾遗》卷四九引唐戴孚《广异记》:“谢元卿至东岳夫人所居,有异草,叶如芭蕉,花光可以鉴。曰:此金光草也。食之化形灵,元寿与天齐。”唐李白《古风》之七:“愿飡金光草,寿与天齐倾。”清赵执信《弃妇词》:“愿得金光草,与君驻长年。”
【庄周梦】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后亦比喻虚幻的事物。明无名氏《精忠记·赴难》:“功多的也是空,名高的也是空,都做了一枕庄周梦。”
【不晓事】不明事理。三国魏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水浒传》第十九回:“这几箇都是久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却怎地也不晓事,如何不着一隻船转来回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老僧窃叹曰:‘此闍黎大不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