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独立耸巑屼,辙迹苔封晕未乾
诗句 | 读音 |
---|---|
辙迹苔封晕未乾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é jìtái|tāifēng4|1wèi |
孤峰独立耸巑屼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十一沒 拼音: gū1dú lìsǒngcuánwù |
孤峰独立耸巑屼,辙迹苔封晕未乾释义
【辙迹】亦作“辙跡”。1.车子行驶的痕迹。《艺文类聚》卷七一引晋枣据《船赋》:“且其行无辙跡,止无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驰奔。”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跨中州之辙迹,穷神行之轨躅。”唐白居易《人之穷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渔之乐,疲辙跡之游。”清马维翰《泸定桥》诗:“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跡。”艾青《手推车》诗:“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2.痕迹。《老子》:“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南朝梁任昉《答刘居士》诗:“行无辙跡,理絶心机。”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晕】《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孤】《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無父也。《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又窮民之一曰孤。《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王侯謙稱。《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又官名,三公之次也。《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又凡孑處亦曰孤。《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玉篇》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註》特生之桐也。又《集韻》負也。
【峰】《集韻》同峯。
【独立】。《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唐杜甫《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王生﹞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挹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秦皇岛》:“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为
【耸】《正韻》息勇切,聳本字。(聳)《廣韻》息拱切《集韻》筍勇切《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竦。《揚子·方言》聳,聾也。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註》言無所聞,常聳耳也。又高也。《韓愈·會合聯句》劒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又《揚子·方言》聳,欲也。荆吳之閒曰聳。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又《揚子·方言》聳,悚也。《註》謂警聳也。《左傳·成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楚語》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註》聳,敬也。又《集韻》雙講切,音。義同。
【巑】《廣韻》在丸切《集韻》徂丸切,音攢。巑岏,山竦列貌。《宋玉·高唐賦》盤岸巑岏。《註》巑岏,銳山也。
【屼】《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屼,山貌也。一曰禿山貌。《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又五屼,山名,在犍爲郡。一山有五重,故名。《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