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觚祝辞,以永燕誉

跪觚祝辞,以永燕誉

诗句读音
以永燕誉平仄:仄 仄 平 仄
拼音: yǐyǒngyàn yù
跪觚祝辞平仄:仄 平 仄 平
拼音: guìgūzhù cí

跪觚祝辞,以永燕誉释义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燕誉】安乐。誉,通“豫”。《诗·大雅·韩奕》:“庆既令居,韩姞燕誉。”朱熹集传:“燕,安;誉,乐也。”《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朱熹集传引苏氏曰:“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宋曾巩《王制一》:“尔尚无作匪德,以追配前人之休……俾人预怀荣之庆,而身兼燕誉之祥。”《宋史·乐志十四》:“跪觴祝辞,以永燕誉。宝祚万年,磐石巩固。”王闿运《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武功君靡国不到,諏钟燕誉。”

【跪】《唐韻》去委切《集韻》《韻會》苦委切,音垝。《說文》拜也。《釋名》跪,危也。兩膝隱地體危倪也。《玉篇》聲類云:跽也。《禮·曲禮》授立不跪。又主人跪正席,客跪撫席而辭。《史記·留侯世家》因長跪履之。《正字通》朱子謂兩膝著地,以尻著膝而稍安者爲坐,伸腰及股而勢危者爲跪,因跪而益致其恭,以頭著地爲拜。又《荀子·勸學篇》蟹六跪而二螯。《註》跪,足也。又《廣韻》渠委切《集韻》《韻會》巨委切,音峗。跪也。或作。又《集韻》古委切,音詭。又虞爲切,音危。義同。

【祝辞】过祈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三年秋,太后体不安,左右忧惶,祷请祝辞,愿得代命。”2.祷告鬼神的文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夫《楚辞·招魂》,可谓祝辞之组丽也。”《金史·礼志四》:“夫祭有祝辞,本告神明。”3.致祝贺之词。亦指祝贺词。唐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巴金《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大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要求‘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