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云水外,天涯杳茫茫
更新时间: 2025-10-05 04:08 出自古诗:山中春思
诗句 | 读音 |
---|---|
天涯杳茫茫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tiān yáyǎo mángmáng |
归路云水外 |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guī lùyún shuǐwài |
归路云水外,天涯杳茫茫释义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杳茫】1.渺茫;迷茫。唐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诗:“林前风景晚苍苍,林下怀人路杳茫。”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常言道杳茫神鬼事,哥哥也知他在那里。”清张文光《野月》诗:“野旷烟初歇,孤辉更杳茫。”2.指渺茫的天际。宋苏轼《和陶渊明<拟古>》之四:“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杳茫。”
【茫】《玉篇》《唐韻》《廣韻》莫郞切《集韻》謨郞切,音忙。《類篇》滄茫,水貌。《韻會》茫茫,廣大貌。又州名。唐置郞茫州,在廣西化外。又《唐書·南蠻傳》茫蠻,本關南種。茫,其君號也。又《正韻》母黨切,音莽。《野客叢書》《漢·揚雄·校獵賦》鴻蒙沆茫。《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又》野道何茫蒼。《註》讀上聲。又通慌。《韓愈詩》茫惚使人愁。《註》古慌通茫,許往切。 亦作芒、汒,義同。
【云水】1.云与水。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宋陆游《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唐黄滔《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明高启《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清施峻《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唐项斯《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