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从念远,怀此复何如

归心从念远,怀此复何如

诗句读音
怀此复何如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áicǐfùhé rú
归心从念远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guī xīncóng|zòngniànyuǎn|yuàn

归心从念远,怀此复何如释义

【怀】《字彙補》敷救切,音副。怒也。(懷)〔古文〕褱《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槐。《說文》念思也。从心褱聲。《論語》君子懷德。又歸也。《書·大禹謨》黎民懷之。《註》歸之也。又來也。《詩·齊風》曷又懷止。又《周頌》懷柔百神。《註》懷,來也。又安也。《書·秦誓》邦之榮懷。《詩·王風》懷哉懷哉。又包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又藏也。《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又慰也。《詩·檜風》懷之好音。又懷抱,胷臆也。《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又傷也。《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於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新唐书·哥舒翰传》:“禄山见翰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南来,就印陈老莲画集何如?”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左传·僖公九年》:“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汉书·叔孙通传》:“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蘄入陈,於公何如?’”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金王

【归心】1.诚心归附。《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之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我汉王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马列最伟大,世界正归心。”2.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3.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

【从】《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又《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又《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又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廣韻》從容也。《正韻》從容,舒緩貌。《書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