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日回如览镜,放船星落似乘槎
诗句 | 读音 |
---|---|
放船星落似乘槎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fàng chuánxīng luòsì|shìchéng|shèng2 |
归棹日回如览镜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guī zhào4huírúlǎn jìng |
归棹日回如览镜,放船星落似乘槎释义
【放船】开船,行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星落】天星隐没。北周庾信《思旧铭》序:“麟亡星落,月死珠伤。”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诗:“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唐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诗之一:“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2.喻名人死亡。唐方干《哭秘书姚少监》诗:“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参见“星亡”。典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乘】ZDIC.NET汉典
【槎】《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下切《正韻》茶下切,音厏。《說文》衺斫也。本作。《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又《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又桴也。同查。見查字註。漢典考證:〔《春秋·公羊傳》山木不槎。〕 謹按公羊傳無山木不槎之文。今改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 考證:〔《春秋·公羊傳》山木不槎。〕 謹按公羊傳無山木不槎之文。今改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
【归棹】櫂”。指归舟。唐王勃《临江》诗之二:“去驂嘶别路,归棹隐寒洲。”唐徐彦伯《采莲曲》:“春歌弄明月,归櫂落花前。”明陈海樵《锦缠道·惜别》曲:“留宴罢,催归棹。”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览镜】1.照镜。南朝宋谢灵运《豫章行》:“览镜睨頽容,华颜岂久期。”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镜影成相字》:“宋璟未第时,因於日中览镜,镜影忽成‘相’字,璟因此自负,遂脩相业,后如其志。”清赵翼《偶得》诗之七:“清晨自览镜,苒苒老已至。”2.比喻借鉴。《后汉书·杨震传》:“陛下宜览镜既往,顺帝之则。”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