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道无恙,忧端幸少平

过门道无恙,忧端幸少平

诗句读音
过门道无恙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guò|guo|guōmén dàowú yàng
忧端幸少平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yōu duānxìngshǎo|shàopíng

过门道无恙,忧端幸少平释义

【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又卦名。易大過,小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釋名》過

【门道】1.门内的过道。郭沫若《北伐途次》九:“德甫从农场上拉了两把稻草来,铺在门道外边的一个角落里,蜷曲着便睡下去了。”沙汀《记贺龙》三三:“当走到第三个门道边的时候,贺龙同志停了下来。”林海音《城南旧事·驴打滚儿》:“进门来,宋妈和她丈夫正在门道里。”2.方法;途径;窍门。丁玲《三日杂记》四:“今日个大家比赛,看谁家纺得快,纺得匀。咱们要纺得好,就要考究车子,考究门道。”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六:“在这一带,看搭瓜棚人的手艺高低,经验多少,门道主要在这檐子上。”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上任二》:“外行看热闹,内行

【无恙】没有疾病;没有忧患。多作问候语。《楚辞·九辩》:“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汉应劭《风俗通》:“恙,病也。凡人相见及通书,皆云‘无恙’。又《易传》云:上古之时,草居露宿。恙,啮虫也,善食人心,俗悉患之,故相劳云‘无恙’。”明王民《虎丘守岁杂意》诗:“升沉付流水,无恙独渔竿。”闻一多《红烛·太阳吟》:“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忧端】愁绪。南朝宋谢灵运《长歌行》:“览物起悲绪,顾己识忧端。”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清孙枝蔚《延令书怀二十二韵》:“卖文无活理,学剑有忧端。”

【少】《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又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又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又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