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容肃穆,天宇晏温

国容肃穆,天宇晏温

诗句读音
天宇晏温平仄: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 tiān yǔyànwēn
国容肃穆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guó róngsù mù

国容肃穆,天宇晏温释义

【天宇】1.天空。晋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诗:“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当知神龙变化之妙: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鲁迅《野草·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2.京都。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宋书·傅亮传》:“﹝傅亮﹞曰:‘伏闻恩旨,赐拟东阳,

【晏】《唐韻》烏切《集韻》《韻會》《正韻》於諫切,音曣。《說文》天淸也。《小爾雅》晏明陽也。《前漢·郊祀志》中山晏溫。《註》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又《揚雄傳》於是天淸日晏。《註》師古曰:晏,無雲也。又《玉篇》晚也。《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桑野,是謂晏食。《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又和也。《詩·衞風》言笑晏晏。《傳》和柔也。又鮮盛也。《詩·鄭風》羔裘晏兮。《傳》晏,鮮盛貌。又《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隂之所成。《註》晏,安也。又《爾雅·釋詁》晏晏,忒也。又姓。《史記·

【温】《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又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又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又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又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又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又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又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又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又《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

【国容】制仪节。《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唐元稹《卢均等三人授通事舍人》:“尔等各茂声光,副朕兹选,宜膺宠命,无废国容。”宋苏轼《除苗授特授武泰军节度使》:“出总元戎,作先声於士气;入为环尹,寓军政於国容。”2.国家的景象。唐李白《古风》之四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3.指国中绝色女子。唐富嘉谟《丽色赋》:“俄而世姝即、国容进,疑自持兮动盼,目烂烂兮昭振。”

【肃穆】恭敬。指人的态度、神情等。《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刘萇﹞不惟致敬之节,肃穆之慎,乃敢擅损牺牲,不备苾芬。”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僧徒肃穆,精勤匪怠,并是耆艾宿德、博学高才、远方俊彦慕义至此。”《孽海花》第二七回:“第二个却生得方面大耳,神情肃穆,鬚髯丰满,大概是乌赤云了。”朱自清《欧游杂记·罗马》:“他画这屋顶时候,以深沉肃穆的心情渗入画中。”2.指事物所产生的气氛,谓使人有凛然之感。汉应璩《与满炳书》:“夫漳渠西有伯阳之馆,北有旷野之望,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緑水,沙场夷敞,清风肃穆。”宋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