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
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释义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流旧】外地迁入的人和祖居当地的人。《后汉书·刘虞传》:“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胡三省注:“流者,他州人流入幽州者也;旧者,旧著籍幽州者也。”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五·强臣》:“苏峻字子高,少有才学,值中原乱,招合流旧,三千餘家,结垒本县,宣示王化,收葬枯骨,远近感悦。”
【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六九:“祗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宋史·张守传》:“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清黄遵宪《元武湖歌和龙松岑》:“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綺阁未渠央。”2.指魏、晋、后魏、北齐、北周和隋。这些朝代皆建都北方,称为北朝六朝。三国至隋统一前后三百馀年的历史时期亦统称为“六朝”,如:六朝建筑、六朝书法,皆兼举南北六朝而言。典
【国体】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穀梁传·昭公十五年》:“大夫,国体也。”范宁注:“君之卿佐,是谓股肱,故曰国体。”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2.国家的典章制度;治国之法。《汉书·成帝纪》:“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於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宋陆游《谢台谏启》:“望重朝纲,学通国体。”清姚莹《与陆制军书》:“国体具存,纪纲不紊。”3.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明史·徐溥传》:“外国相侵,有司檄諭之足矣,
【真】同眞。俗字。
【三代】指夏、商、周。《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邢昺疏:“三代,夏、殷、周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三代。夏商二箴,餘句颇存。”唐韩愈《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三代旧制存诸书。”2.泛指三个朝代。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此指汉、魏、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此指汉、唐、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