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诗句读音
悔祸屈伸肘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huǐ huòqū shēnzhǒu
果闻精祲合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七合
拼音: guǒwénjīng jìnhé|gě

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释义

【悔祸】1.谓撤去所加的灾祸。《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许,无寧兹许公復奉其社稷。”杨伯峻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许之祸。”南朝陈徐陵《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唐柳宗元《逐毕方文》:“祝融悔祸,回禄屏气。”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2.后悔造成祸害。《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明张居正《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郭沫若《洪波曲

【屈伸】亦作“屈申”。1.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后汉书·张奂传》:“蛇能屈申,配龙腾蛰。”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张素《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诗:“屈伸非比无名指,便有秦医孰使闻。”2.进退。《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懦怯也。”《宋书·宗室传·道规》:“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唐魏归仁《宴居赋》:“屈伸委运,行用随时。”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困难环境而进取,屈

【肘】《唐韻》《集韻》陟柳切《韻會》陟肘切《正韻》止酉切,音帚。《說文》臂節也。从从寸。寸,手寸口也。《徐曰》寸口,手腕動脈處也。《詩·小雅·如矢斯棘箋》如人挾弓矢,戟其肘。《禮·玉藻》袂可以回肘。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左傳·成二年》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又《釋名》肘,注也。可隱注也。又《正字通》爲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後漢·孔融傳》欲命駕,數數被肘。《杜甫·遭田家泥飮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又書名。《前漢·藝文志》彊弩將軍王圍肘法五卷。《抱朴子·地眞

【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又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精祲】。旧谓阴阳相侵为灾异的征兆。《淮南子·泰族训》:“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蜺见,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高诱注:“精祲,气之侵人者也。”《汉书·匡衡传》:“天人之际,精祲有以相盪。”颜师古注:“李奇曰:‘祲,气也。言天人精气相动也。’祲谓阴阳气相浸渐以成灾祥者也。”宋苏轼《上虢州太守启》:“精祲尽天人之藴,高明穷性命之微。”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