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篷半夜无余事,应被严滩聒酒醒

孤篷半夜无余事,应被严滩聒酒醒

诗句读音
孤篷半夜无余事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gū péngbàn yèwúyú shì
应被严滩聒酒醒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1|4bèi|pīyán tānguō3xǐng

孤篷半夜无余事,应被严滩聒酒醒释义

【孤篷】1.孤舟的篷。宋朱熹《水口行舟》诗之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捲孤篷看,依旧青山緑水多。”2.常用以指孤舟。唐皮日休《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诗之三:“孤篷半夜无餘事,应被严滩聒酒醒。”宋范成大《过松江》诗:“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明无名氏《赠书记·认女作子》:“怜伊漂泊逐孤篷,抚育朝昏伴老翁。”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于右任《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诗:“扣舷而歌歌未终,雨打孤篷衣如洗。”

【半夜】1.一夜的一半。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余事】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宋刘克庄《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穰苴兵法。”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汉牟融《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宋苏轼《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3.其他的事,别的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被】《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音罷。《說文》寢衣也。《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傅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己,無薄于人。又《唐韻》皮義切,音髲。覆也。《詩·大雅》天被爾祿。《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又及也。《書·堯典》光被四表。又表也。《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又具也。《戰國策》械器被具。又帶也。《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又加也。《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註》爲酒所加也。又把中也。《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又負也。《後

【严滩】陵濑。唐黄滔《祭先外舅》:“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明袁宏道《拟古乐府·钓竿行》:“严滩一丝名,渭水一竿势。”郁达夫《无题》诗之三:“我欲乘风归去也,严滩重理钓鱼竿。”参见“严陵瀨”。汉

【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活切,音括。《說文》本作。讙語也。《廣韻》聲擾也。《書·盤庚》今汝聒聒。《傳》聒聒,無知貌。鄭云:難告貌。正義曰:多言亂人之意。《左傳·襄二十六年》聒而與之語。《註》聒,讙也。《抱朴子·廣譬卷》春蛙長譁,而醜音見患於聒耳。又《韻補》叶紀劣切,音厥。《郭璞·江賦》陽鳥爰翔,于以月。千類萬聲,自相喧聒。

【酒】《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又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又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

【醒】《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說文》醉解也。《左傳·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前漢·蓋寬饒傳》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楚辭·漁父》衆人皆醉我獨醒。又《增韻》夢覺也。又《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星上聲。義同。又《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星去聲。《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又《字彙補》子淸切,音精。星名。《孫氏瑞應圖》大醒,景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