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释义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山姜】1.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根、种子和花均可供药用。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山姜花》:“山薑花,茎叶即薑也。根不堪食。於叶间吐花,作穗如麦粒,软红色。煎服之,治冷气甚效。”宋苏轼《地黄》诗:“崖蜜助甘冷,山薑发芳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山薑》:“山薑生南方,叶似薑,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薑,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2.术的别名。参阅《尔雅·释草》宋邢昺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3.杜若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若》。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故人】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舍《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2.古人;死者。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张季鸾却成了故人了。”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博罗】的异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蔬穀上》:“博罗,《蔬谱》:大者谓之芋头,嘉定名之博罗,旁生小者谓之芋嬭。”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孛罗者,青也。亦作博罗。”
【尉】〔古文〕《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音畏。《說文》从上按其下也。从从火,从又持火,所以繒也。隸作尉。《廣韻》也,安也。又官名。《黃震曰》尉,古司官,至秦漢改今名。義取除姦,安良民也。《後漢·光武紀》廷尉,秦官,聽獄必質於朝廷,故曰廷尉。尉,平也。《史記·張釋之傳》今旣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又《百官志》太尉,秦官,掌軍事。《應劭曰》自上按下曰尉,武官悉以爲稱。又縣尉。《漢官儀》大縣兩尉,長安四尉,分左右部。五代時,尉皆軍校爲之,建隆閒詔諸縣,置尉一員,在主簿下。又姓。鄭大夫尉止。又尉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