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余威

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余威

诗句读音
罟擭纵横真脱命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gǔ huòzòng héng1tuō mìng
风波澒洞尚余威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fēng bōhòng dòngshàngyú wēi

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余威释义

【罟擭】禽兽的工具,即扣网。《礼记·中庸》:“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陆德明释文:“罟,网之摠名;擭,《尚书》传云:捕兽机槛。”宋陆游《怀昔》诗:“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餘威。”典

【纵横】亦作“纵衡”。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宋孔平仲《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2.雄健奔放。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清陈

【真】同眞。俗字。

【脱命】谓脱逃得命。宋梅尧臣《斗饮鹑》诗:“脱命秋隼下,鸣鬭自为勇。”《西游记》第二七回:“却説那妖精,脱命升空。”

【风波】1.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唐元稹《江陵三梦》诗:“惊觉满床月,风波江上声。”巴金《家》十九:“船在水面流着,安稳而自然,不曾激起一点风波。”参见“风浪”。2.犹潮流。比喻变动的形势。《后汉书·冯衍传下》:“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则庶几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3.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成玄英疏:“夫水性虽澄,

【澒洞】;弥漫。汉贾谊《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明李东阳《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李大钊《青春》:“吾华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2.水势汹涌。宋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岷江﹞又受彭蠡之流,阻以小姑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赵朴初《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余威】馀剩未尽的威力。汉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餘威震于殊俗。”宋苏洵《管仲论》:“晋袭文公之餘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有餘年。”清李渔《玉搔头·擒王》:“韜弓矢,餘威休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