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诗句 | 读音 |
---|---|
古训后生可畏 | 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gǔ xùnhòu shēng kě wèi |
俗语文人相轻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ú yǔwén rén xiāng qīng |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释义
【古训】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汉孔臧《与从弟引安国书》:“旧章潜於壁室,正於纷扰之际,欻尔而见,俗儒结舌,古训復申。”唐韩愈《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清龚自珍《<绩溪胡户部文集>序》:“是谓七十子苗裔之言,是谓礼家大宗之言,其言式古训,力威仪焉。”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九:“中国古训:贤者在位,能者在职。”2.诂训。指对古字古义的训释。古,通“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
【后生可畏】谓青年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邢昺疏:“言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三国魏曹丕《答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宋苏轼《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后生可畏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
【俗语】民间流传的说法。《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説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萧云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3.方言土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濡水……西北入难河。‘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所以晋楚方
【文人相轻】互轻视,彼此不服气。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夫文人相轻,从古而然,而一时巨擘,皆左袒敛衽。”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笔端刻薄》:“赵秋谷始与阮翁相得,后乃齟齬,因作《谈龙録》一编,句句赞,句句刺,至尖极冷,下笔如刀。推其由,不过因不借《声调谱》之故,亦何至忮刻如此,然犹曰文人相轻,积习使然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相轻”》:“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