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
诗句 | 读音 |
---|---|
还如齐晏子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huán|háirúqí|jì|zī|zhāiyànzǐ |
再见狄梁公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ài jiàndí liáng gōng |
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释义
【还】《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
【齐】〔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又《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註》齊,整也。又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註》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又《正韻》莊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註》齊,肅也。又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註》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
【晏】《唐韻》烏切《集韻》《韻會》《正韻》於諫切,音曣。《說文》天淸也。《小爾雅》晏明陽也。《前漢·郊祀志》中山晏溫。《註》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又《揚雄傳》於是天淸日晏。《註》師古曰:晏,無雲也。又《玉篇》晚也。《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桑野,是謂晏食。《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又和也。《詩·衞風》言笑晏晏。《傳》和柔也。又鮮盛也。《詩·鄭風》羔裘晏兮。《傳》晏,鮮盛貌。又《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隂之所成。《註》晏,安也。又《爾雅·釋詁》晏晏,忒也。又姓。《史記·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再见】再一次见面。《孔子家语·致思》:“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水陆行数千里至洛阳,自言比气羸惫,必病且死,恐不復再见。”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2.临别套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萧红《手》:“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冰心《分》:“我们乱招着手说:‘小朋友呀!再见呀!再见呀!’”3.犹言再见个高低。《中国民间故事选·大师兄闹衙门》:“老头儿拉着二师兄就走,一边走一边骂:‘畜生!到家再见!’”再次出现。《公羊
【狄梁公】杰。狄死后追封梁国公,故称。清顾炎武《乾陵》诗:“至今寻史传,犹想狄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