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扬波,须弥作舞

海水扬波,须弥作舞

诗句读音
海水扬波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hǎi shuǐyáng bō
须弥作舞平仄: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xū mízuò3

海水扬波,须弥作舞释义

【扬波】掀起波浪。《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游兮九河,衝风至兮水扬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狄水衍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加。”2.比喻动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洪飇扇海,二溟扬波。”李善注:“扬波,喻乱也。”3.喻情绪波动。唐韩愈《高君画赞》:“温子温闲,骨气委和,迹不举物,心不扬波。”汉

【须弥】1.见“须弥山”。2.信佛者泛指山。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舞】〔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