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诗人

“汉朝诗人有哪些,汉朝有哪些诗人?汉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汉朝诗人!”

萧道成简介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汉族,齐朝开国皇帝,在位四年。

《南齐书·高帝纪》载,齐高帝萧道成乃“汉相萧何二十四世孙”。

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

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

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

刘邦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曾任亭长,后起义反秦。

他于公元前二○六年率军攻破咸阳灭秦,又于公元前二○二年灭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

在掌握了最高统治权力的八年中,刘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进步措施,并先后平定了诸异姓王的叛乱,这些都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刘邦作有《大风歌》和《鸿鹄歌》。

朱穆简介

朱穆(100~163)字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

初举孝廉。

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

桓帝时任侍御史。

感时俗浇薄,作《崇厚论》、《绝交论》。

永兴初,出任冀州刺史,镇压起事灾民。

后触犯宦官,罚作刑徒,因千人上书为之鸣不平,赦归。

居乡数年,复拜尚书。

上书请除宦官未成,忧愤死。

朱穆自幼即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而著名,由于精力专注,或丢失衣冠,或跌落坑中,亦不自知;年50岁时还向同郡隐居武当山教授经传的赵康奉书称弟子,为时人所称服。

朱穆为人耿直有韬略,20岁举孝廉,后拜郎中、尚书侍郎,被人称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范晔:《后汉书》卷43《朱穆传》)顺帝末,从大将军梁冀,为典兵事,甚见亲任。

桓帝即位,升任侍御史,不久再迁议郎,与边韶、崔寔、曹寿等共入国史馆东观撰修《汉纪》,作《孝穆、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又增补了《外戚传》及《儒林传》。

桓帝崇尚敦厚,朱穆遂作《崇厚论》,呼吁重德教;又著《绝交论》,倡导交往以公。

刘向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秦嘉简介

秦嘉,字士会,陇西郡(治狄道,在今甘肃临兆县南)人。

生卒年不详。

桓帝时,为郡吏。

后为郡上计入京,留为黄门郎。

数年后病卒。

秦嘉的作品今存者只有《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两篇文章和《赠妇诗》三首。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字长卿,是西汉大辞赋家。

他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他入京师、梁国宦游归蜀,应好友临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

当地头号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精通音乐,青年寡居。

一次,卓王孙举行数百人的盛大宴会,王吉与相如均以贵宾身分应邀参加。

席间,王吉介绍相如精通琴艺,请他弹奏,相如就当众弹了两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动文君。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婢女)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琴歌二首》,据说就是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皇》歌辞。

因《史记》未载此辞,到陈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始见收录,并加序说明,唐《艺文类聚》、宋《乐府诗集》等书亦收载,故近人或疑乃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

琴歌一类作品,假托的现象确实很多,但又难以找到确切根据来证明。

这方面的问题,只好存疑。

张衡简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他「天资濬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

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

」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有辑本《张河间集》。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刘安简介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

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汉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

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

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

同时,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路温舒简介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

字长君,钜鹿人(钜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温舒系河北广宗人)。

信奉儒家学说。

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

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

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

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

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

王逸简介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

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

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

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

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

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