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诗人

“汉朝诗人有哪些,汉朝有哪些诗人?汉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汉朝诗人!”

刘彻简介

刘彻(前156-前87年),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承继景帝的政策,对内完成了真正的统一,对外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实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

刘彻经过五十多年的经营,使汉朝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刘彻仿效古代的采诗制度,创立了乐府机关,使之掌管宫廷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这对乐府诗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本人也能歌善赋,今存《悼李夫人赋》一篇,《瓠子歌》二首,《秋风辞》和《李夫人歌》各一首。

刘邦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曾任亭长,后起义反秦。

他于公元前二○六年率军攻破咸阳灭秦,又于公元前二○二年灭项羽,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

在掌握了最高统治权力的八年中,刘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进步措施,并先后平定了诸异姓王的叛乱,这些都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刘邦作有《大风歌》和《鸿鹄歌》。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了解司马迁的作品特点,主要在"迁"这个字上。

梁鸿简介

梁鸿,东汉隐士,生卒年不详。

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

尝受业于太学,家贫好学,崇尚气节,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

因事过洛阳,作《五噫歌》,章帝读后大为不满,下令搜捕他,他于是更姓改名,避居于齐鲁。

不久又南去吴郡(今江苏苏州市),病死在那里。

梁鸿著作十余篇,有集二卷,今已不传。

诗作除《五噫歌》外,还有《适吴诗》和《思友诗》,均见《后汉书·梁鸿传》。

贾谊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蔡邕简介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李延年简介

李延年,汉代音乐家。

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

善歌,有善创造新声。

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

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仿张蹇传自西域的《摩诃兜勒》曲,作「新声二十八解,用于军中,称「横吹曲」。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字长卿,是西汉大辞赋家。

他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他入京师、梁国宦游归蜀,应好友临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

当地头号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精通音乐,青年寡居。

一次,卓王孙举行数百人的盛大宴会,王吉与相如均以贵宾身分应邀参加。

席间,王吉介绍相如精通琴艺,请他弹奏,相如就当众弹了两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动文君。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婢女)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琴歌二首》,据说就是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皇》歌辞。

因《史记》未载此辞,到陈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始见收录,并加序说明,唐《艺文类聚》、宋《乐府诗集》等书亦收载,故近人或疑乃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

琴歌一类作品,假托的现象确实很多,但又难以找到确切根据来证明。

这方面的问题,只好存疑。

刘启简介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

终年48岁。

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项羽简介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属江苏)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楚将之后,随叔父项梁起义。

巨鹿(今河北平乡县)一战,他击溃秦军主力,扭转了起义局势,建立了卓越功勋。

公元前二○六年灭秦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在以后的五年中,他与刘邦争天下,进行了数十次的战争。

公元前二○二年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一战,项羽全军覆灭,他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王逸简介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

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

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

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

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

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萧道成简介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汉族,齐朝开国皇帝,在位四年。

《南齐书·高帝纪》载,齐高帝萧道成乃“汉相萧何二十四世孙”。

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

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

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