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简介
- 阅读更多 关于 秦嘉简介
- 124 次浏览
秦嘉,字士会,陇西郡(治狄道,在今甘肃临兆县南)人。
生卒年不详。
桓帝时,为郡吏。
后为郡上计入京,留为黄门郎。
数年后病卒。
秦嘉的作品今存者只有《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两篇文章和《赠妇诗》三首。
“汉朝诗人有哪些,汉朝有哪些诗人?汉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汉朝诗人!”
秦嘉,字士会,陇西郡(治狄道,在今甘肃临兆县南)人。
生卒年不详。
桓帝时,为郡吏。
后为郡上计入京,留为黄门郎。
数年后病卒。
秦嘉的作品今存者只有《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两篇文章和《赠妇诗》三首。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他「天资濬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
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
」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有辑本《张河间集》。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
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汉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
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
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
同时,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
字长君,钜鹿人(钜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温舒系河北广宗人)。
信奉儒家学说。
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
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
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
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
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
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室宗亲。
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本名细君。
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汉通婚。
原为闲臣之女,忽为荣耀公主身。
武帝钦命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
明知胡地苦,何为嫁女郎。
乌孙公主刘细君,身世凄凉;汉家和亲,远离家乡。
千山万水,伶仃孤苦,汉代远嫁之公主第一人;琵琶声声,悲歌一曲,异国凄凉之女子忆故乡。
感天动地之愁绪,秋声起,心感伤。
乌孙公主刘细君,孤苦伶仃。
乌孙王昆莫猎骄靡年纪已老,乌孙公主刘细君仅与其孙年龄相当。
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夫妻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二次,全无温情可言。
乌孙公主刘细君乃汉宗室之女,来自“礼仪之邦”。
相比中原文明,乌孙乃相应落后,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
风俗勉相就,洒泪守空房。
乌孙公主刘细君,痛心哀伤。
昆莫猎骄靡后曾使其孙岑陬娶细君为妻,细君不肯从命,上书汉朝天子,希冀得到亲人之支持。
汉天子回曰:“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
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
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
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
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
」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
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
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
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
刘彻(前156-前87年),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承继景帝的政策,对内完成了真正的统一,对外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实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
刘彻经过五十多年的经营,使汉朝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刘彻仿效古代的采诗制度,创立了乐府机关,使之掌管宫廷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这对乐府诗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他本人也能歌善赋,今存《悼李夫人赋》一篇,《瓠子歌》二首,《秋风辞》和《李夫人歌》各一首。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汉族,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