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
诗句 | 读音 |
---|---|
汉家贤将戍临洮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hàn1|0|0xiánjiāng|jiàngshùlíntáo |
结发从军今二毛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jié fàcóng jūnjīnèr máo |
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释义
【汉】〔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贤】〔古文〕臤贒《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弦。《說文》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又《繫辭》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書·大禹謨》野無遺賢。又《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又《禮·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註》賢,猶善也。又勝也。《禮·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註》以勝爲賢。又下見切,音現。《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註》賢,大穿也。又《韻補》叶下珍切。《詩·小雅》我從事獨賢。叶上臣。《前漢·敘傳》旣登爵位,祿賜頤賢,布
【将】〔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又承也,奉
【戍】《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說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註》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又《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洮】《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又水名。《前漢·地理志》零陵郡有洮陽縣。《水經注》洮水,出洮陽縣西南大山。又水名,在晉地。《左傳·昭元年》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七年》公會杞伯姬于洮。《註》洮,魯地。《僖八年》盟于洮。《註》洮,曹地。又淸汰也。《後漢·陳元傳》洮汰學者之累惑。《註》猶洗濯也。又盥也。《書·顧命》王乃洮頮水。《註》洮,髮也。《正義》洗手謂之洮。又《集韻》《韻會》徒刀切,音桃。義同。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结发】1.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史记·李将军列传》:“且臣结髮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四:“自言幽燕客,结髮事远游。”宋辛弃疾《满江红》词:“想王郎,结髮赋从戎,传遗业。”清姚鼐《连日清斋写佛经偶作数句》诗:“结髮慕胜因,而復役人事。”2.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汉苏武《诗》之三:“结髮为夫妇,恩爱两不疑。”唐孟云卿《古别离》诗:“结髮年已迟,征行去何早。”清陈梦雷《青青河畔草》诗:“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3.指妻
【从军】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汉王粲《从军诗》之一:“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唐王贞白《从军行》:“从军朔方久,未省用干戈。”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诗:“先生少负不覊才,从军数到单于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无锡秦简讨留仙,从军荆州。”许地山《女国士》:“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远道从军呢?”2.谓集合军队。《墨子·号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岑仲勉注:“从军,谓动员之集合。”3.指随从的军士。《英烈传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二毛】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頽。”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胡韫玉《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餘人事懒,愁畏二毛侵。”2.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倪璠注:“以滕王逌序‘己亥,年六十七岁’逆数之,逢乱之岁,子山时年三十有六。”宋李宗谔《先公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