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诗句读音
周原出咨诹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hōu yuánchūzī zōu
汉庭高论著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hàn tínggāolùn zhù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释义

【周原】周城的原野。周,地名,在岐山南。为周室之发祥地。《诗·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飴。”郑玄笺:“周之原,地在岐山之南。”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商调曲四》:“惟翰惟屏,膴膴於周原。”《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唐张守节正义:“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2.泛指中国的土地。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膴膴周原,茫茫禹壤,其竟如斯而长已矣耶?”3.广阔的原野。明何景明《七述》:“神都天府之国,四通五达之关,繚以濬堑,袤以周原。”汉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咨诹】访问商酌;谋划。《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諏。”毛传:“访问於善为咨,咨事为諏。”《后汉书·章帝纪》:“前代圣君,博思咨諏。”李贤注:“咨諏,谋也。”宋陈亮《祭石天民知军文》:“事体未尝不具,而事情反覆而咨諏。”王闿运《丁文诚诔》:“伤大役之驛骚,悲不豫於咨諏。”

【汉庭】指汉朝。汉张衡《思玄赋》:“王肆侈於汉庭兮,卒衔恤而絶绪。”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明何景明《送雷长史》诗:“汉庭亦羡相如美,楚客重看贾傅尊。”

【高】《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音羔。《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又《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论著】箸”。1.论议和著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三书》:“所云‘读《礼》,因欲有所论著’,顷尝为介甫言,亦有此意。”清戴名世《九科大题文序》:“其为学者分别邪正,讲求指归,由俗儒之讲章而推而溯之,至於程朱之所论著。”2.带有研究性的著作。唐权德舆《<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前此论著,别为篇第;后此者方紬怀仙章句,而不復赋人间之事矣。”明李贽《<焚书>自序》:“今既刻《説书》,故再《焚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