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 诗句 | 读音 |
|---|---|
| 周王宴镐年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zhōuwáng|wàngyàngǎo|hàonián |
| 汉武横汾日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五質 拼音: hàn wǔhéng fén4 |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释义
【周】〔古文〕《唐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又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又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又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又《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又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又《詩·周南疏》周
【宴】《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燕。《說文》安也。从宀妟聲。《爾雅·釋訓》宴宴,居息也。《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詩·衞風》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註》言總角之時,與爾宴樂言笑也。又宴饗。古者饗爲盛禮,或饗而不宴,或宴而不饗。《左傳·宣十六年》王饗有體薦,宴有折俎。《註》饗則半解其體而薦之,宴則體解節折,升之於俎,使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也。又《集韻》通作燕。《詩·小雅》以燕樂嘉賔之心。《註》燕安也。又叶於旰切,音案。《班固·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乗茵步輦,惟此息宴。觀去聲。
【镐】《唐韻》乎老切《集韻》下老切,音晧。《說文》溫器也。又《說文》地名。武王所都,在長安西上林苑中。《詩·大雅》鎬京辟雍。《傳》武王作邑於鎬京。《書·洪範傳》以箕子歸鎬京。《釋文》鎬,胡老反。本又作鄗。又《正字通》靈夏等地,亦曰鎬。《詩·小雅》侵鎬及方。《箋》鎬、方,皆北方地名。《又》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劉向疏》吉甫之歸,周厚賜之,其詩曰:來歸自鎬,鎬去京師千里,王肅以鎬爲鎬京,王基非之。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汉武】彻的省称。晋郭璞《游仙》诗之六:“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唐李白《大猎赋》:“虽秦皇与汉武兮,復何足以争雄?”鲁迅《坟·看镜有感》:“汉武通大宛、安息。”
【横汾】据《汉武故事》,汉武帝尝巡幸河东郡,在汾水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唐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燕镐皇恩渥,横汾圣藻雄。”蒋士超《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汾追汉武,已无十万水犀军。”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