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诗句读音
殷宗伐鬼方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īn zōngfáguǐ fāng
汉相推人杰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十七薛
拼音: hànxiāng tuīrénjié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释义

【殷宗】殷人的宗祀。指殷朝。《楚辞·离骚》:“后辛之葅醢兮,殷宗用而不长。”2.谓殷代先王。指盘庚。汉班固《东都赋》:“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3.谓殷代先王。指武丁。《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殷宗之梦板筑,罔以加也。”唐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明张居正《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殷宗。”汉

【伐】《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房越切,音罰。征伐。《詩·小雅》薄伐玁狁。《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又《小爾雅》伐,美也。又伐閱,與閥閱同。《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伐,功也。又自稱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又斫木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又考擊鐘鼓也。《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又攻殺擊刺也。《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註》少不下四五,多

【鬼方】上古种族名。为殷周西北境强敌。《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鬼方,远方也。”朱熹集传:“鬼方,远夷之国也。”参阅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易》、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2.泛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文选·扬雄<赵充国颂>》:“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李善注:“《世本》注曰:‘鬼方,於汉则先零戎是也。’”唐张说《将赴朔方军》诗:“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清赵翼《苗人》诗:“莫笑鬼方陋,淳如怀葛民。”汉

【汉】〔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

【相推】1.互相推移。《易·繫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清侯方域《姑射何高》诗:“春秋自运,日月相推,於古圣贤,而为土灰。”2.彼此推背而行。极言拥挤。《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3.互相推让。《南齐书·王奂传》:“晏位遇已重,与奂不能相推。”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杰】《唐韻》《集韻》《韻會》渠列切,音桀。《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杰。《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淵,辟魏杰爲司法軍。俗借作豪傑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