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宵别有穷生活,点勘离骚拥地炉
诗句 | 读音 |
---|---|
点勘离骚拥地炉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diǎn kānlí sāoyōngdì lú |
寒宵别有穷生活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hán xiāobié|bièyǒu qióngshēng huó |
寒宵别有穷生活,点勘离骚拥地炉释义
【点勘】1.校对勘正文字。唐韩愈《秋怀》诗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铅事点勘。”宋刘克庄《汉宫春》词:“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清李调元《别检讨李琪园铎》诗:“他时不朽业,点勘烦乘间。”2.检点查看。《前汉书平话》卷上:“﹝刘邦﹞宣周勃排甲马,点勘军兵。”明单本《蕉帕记·闹婚》:“朦朧,点勘春光,又早漏洩东风一种。”
【离骚】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类对》:“刘斯立跂,莘老丞相长子,贤而能文。建中靖国间,丞相追復,斯立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汉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唐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宋方岳《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3.牢骚。《北史·儒林
【拥】《唐韻》於隴切《集韻》《韻會》委勇切,雍上聲。《說文》本作。抱也。《禮·玉藻》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疏》肆餘也,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收謂斂持在手,擁謂抱之於懷也。《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面偝也,雍抱持之,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雍讀曰擁。又持也。《前漢·高帝紀》太公擁彗。《註》如今卒持帚也。又衞也,羣從也。又《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邕,又作擁。擁護支持,皆載任之義。又《集韻》於容切,音雍。遮也。《禮·內則》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註》擁,猶障也。或作。亦作。
【地炉】亦作“地鑪”。1.《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清黄遵宪《东沟行》:“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絶飞伏蛟恐。”2.就地挖砌的火炉。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宋周密《齐东野语·李泌钱若水事相类》:“若水如期往,见一老僧与希夷拥地炉坐。”清黄景仁《初四复雪》诗:“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赵树理《新食堂里忆故人》:“饭厅里摆着两列方桌,每张桌周围有四条板登;中间留着相当宽的路,烧着两个地炉。”3.
【寒宵】。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唐于武陵《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典
【别】〔古文〕《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者,惟別而已矣
【有穷】1.有穷尽,有止境。《庄子·则阳》:“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2.遭受困穷。《论语·卫灵公》:“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晋刘琨《扶风歌》:“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3.夏代国名。其地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南。有,词头。《书·五子之歌》:“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孔传:“有穷,国名;羿,诸侯名。”《左传·襄公四年》“因夏民以代夏政”晋杜预注:“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曰有穷。”参阅《史记·夏本纪》。
【生活】1.生存。《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汉书·萧望之传》:“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求救亲戚。”《法苑珠林》卷五七:“诸含血虫,皆贪生活,不当杀之。”明吕坤《反挽歌》:“人生亦大难,安用苟生活。”2.使活命。《汉书·王莽传下》:“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復迷惑不解散。”颜师古注:“生活,谓来降者不杀之也。”《后汉书·朱浮传》:“上下燋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3.指恤养活人。唐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为寄,生活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