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诗句读音
汉阴有鹿门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àn yīnyǒu|yòulù mén
沧海有灵查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cāng hǎiyǒu|yòulíng2|1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释义

【汉阴】1.汉水南岸。《庄子·天地》:“子贡南游於楚,反於晋,过汉阴。”成玄英疏:“汉阴,汉水之阴。水南曰阴。”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聘隐逸教》:“挹於陵之操,想汉阴之高。”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明唐顺之《秋夜》诗:“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2.县名。在陕西省南部。后汉置汉阴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汉中城,又南有汉阴城。相传吕后所居胜览。”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鹿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紇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杜预注:“鲁南城东门。”2.鹿门山之省称。在湖北省襄阳县。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唐杜甫《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明杨慎《霞邱归引》:“鹿门栖隐处,行与老庞邻。”清姚鼐《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鹿门携妻子,休俟临卭致骑从。”

【沧海】1.大海。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宋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明林鸿《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瞿秋白《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2.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初学记》卷六引晋张华《博物志》:“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参见“东海”。3.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灵】《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又《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又《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又《廣韻》福也。又《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又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又《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

【查】《唐韻》《正韻》鋤加切《集韻》莊加切,同槎。《廣韻》水中浮木。《博物志》仙查犯牛斗。《拾遺記》堯時巨查浮西海上,十二年一周天,名貫月查。又《正字通》考察也。又與柤同,註見柤。又查下,地名。又姓。《統譜》望出齊郡。又《廣韻》士佳切,音柴。查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