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仗尘深远宫阙,毡裘风急半公卿
| 诗句 | 读音 |
|---|---|
| 毡裘风急半公卿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ān qiúfēng|fěngjíbàngōng qīng |
| 汉仗尘深远宫阙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hàn zhàngchénshēn yuǎngōng què |
汉仗尘深远宫阙,毡裘风急半公卿释义
【毡裘】亦作“氊裘”。1.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皮毛制成的衣服。《战国策·赵策二》:“大王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氊裘为裳兮骨肉震惊。”《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追击至易水,获毡裘、毳幕、羊马不可胜纪。”明方孝孺《蜀道易》诗:“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髻之貊。”2.借指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或其君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与单于连战十有餘日,所杀过当……毡裘之君长咸震怖。”《后汉书·郑众传》:“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对毡裘独拜。”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独靦颜借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公卿】1.三公九卿的简称。《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汉书·陈宠传》:“及竇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刘师培《悲佃篇》:“试徵之周代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2.泛指高官。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鵠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明方孝孺《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严复《和荆公
【汉仗】貌雄伟。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卷十三:“选将之法,与选士不同,智勇固所在先,而汉仗亦须兼顾。”《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汉仗气概,大约本领也不弱。”2.指身体个头。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王立堂几高的汉仗,几壮的身材,身当其境,也骇得面无人色。”
【尘】《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尘《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又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
【深远】指思虑、计谋等深刻而长远。《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唐李德裕《条疏边上事宜状》:“缘回鶻犹在云州,颇扰边境,据二州踪跡,必无深远之谋。”2.指意义深长。《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论》:“余读《司马兵法》,閎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宋苏辙《春秋论》:“求之太过,是以圣人之言更为深远而不可晓。”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这场战争对于东方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意义是多么伟大、多么深远啊!”3.指时间的久长或空间的深广。汉枚乘《七发》:“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元典章·吏
【宫阙】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闕甚壮。”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絳续筹传露正垂,岧嶢宫闕壮朝仪。”康有为《泛舟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