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

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

诗句读音
衣冠痛百罹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ì guāntòngbǎi lí
浩劫风尘暗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五十三勘
拼音: hào jiéfēng chénàn

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释义

【衣冠】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餘年不絶。”2.泛指衣着,穿戴。唐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明钱澄之《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汉年。”徐迟《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貢切,音。《說文》病也。《內經》有舉痛論。又《增韻》楚也。疼也。《易·說卦》坎為耳痛。《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又《玉篇》傷也。《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又《字彙補》甚也。《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又姓。《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

【百罹】的遭遇。《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毛传:“罹,忧。”晋张协《七命》:“羇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宋书·少帝纪》:“未亡人婴此百罹,虽存若陨。”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鲸以兴君身,失所逢百罹。”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之十一:“浩刼风尘暗,衣冠痛百罹。”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我生不辰,逢此百罹。”

【浩劫】1.极长的时间。佛经谓天地从形成至毁灭为一大劫。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六:“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宋叶适《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诗:“至今闕胜赏,浩劫随荣枯。”《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得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阿难》:“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2.大灾难。清赵翼《焦山江上》诗:“终然浩劫入沧桑,纵有赤心天不谅。”郭沫若《蜩螗集·北上纪行》:“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花城》1981年第2期:“经历了‘

【风尘】扬起的尘土。汉焦赣《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远望终南山,黑黝黝的。近看渭河平原,苍苍茫茫,风尘弥漫。”2.比喻战乱;戎事。《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復求为交通,将何所及?”唐李端《代村中老人答》诗:“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王闿运《陈夷务疏》:“臣窃观古今史籍所纪,及近岁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边竟风尘之忧。”参见“风尘之警”。3.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

【暗】《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