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
诗句 | 读音 |
---|---|
端的清圆如璧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duān dìqīng yuánrúbì |
端的清圆如璧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duān dìqīng yuánrúbì |
皓月浮空 | 平仄: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hào yuèfúkōng|kòng|kǒng |
皓月浮空 | 平仄: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hào yuèfúkōng|kòng|kǒng |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释义
【端的】1.真的;确实。宋晏殊《凤衔杯》词:“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元杨樵云《满庭芳·影》词:“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2.到底;究竟。《西游记》第七四回:“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3.始末;底细。宋柳永《征部乐》词:“凭谁去花衢觅,细説此中端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夫人到京便知端的,休得忧虑。”4.凭准。宋晏几道《六幺令》词:“还是南云少,锦字无端的。”
【清圆】音清亮圆润。宋苏辙《赠杭僧道潜》诗:“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元杨雯《宿峡市》诗:“人烟正摇落,楼笛颇清圆。”明张居正《送起居馆讲大宝箴记事》:“又玉音清圆悠远,餘响绕殿。”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清圆而浏亮。”2.指清圆之声。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三:“道韞谈锋不落詮,耳根何福受清圆?”3.谓文辞清新流畅。宋苏轼《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坐皆惊叹》:“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元戴表元《<洪潜甫诗>序》:“邇来百年间,圣俞、鲁直之学皆厌
【璧】《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必益切《正韻》必歷切,音辟。《說文》瑞玉,圜器也。《玉篇》瑞玉圜以象天也。《白虎通》璧者,外圜象天,內方象地。《詩·衞風》如圭如璧。《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又星名。《詩·衞風·定之方中疏》璧居南則在室東,故因名東璧也。通作辟。又《韻補》叶必洛切,音近博。《江淹·擬曹植雜詩》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從容冰井臺,淸池映華薄。
【端的】1.真的;确实。宋晏殊《凤衔杯》词:“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元杨樵云《满庭芳·影》词:“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2.到底;究竟。《西游记》第七四回:“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3.始末;底细。宋柳永《征部乐》词:“凭谁去花衢觅,细説此中端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夫人到京便知端的,休得忧虑。”4.凭准。宋晏几道《六幺令》词:“还是南云少,锦字无端的。”
【清圆】音清亮圆润。宋苏辙《赠杭僧道潜》诗:“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元杨雯《宿峡市》诗:“人烟正摇落,楼笛颇清圆。”明张居正《送起居馆讲大宝箴记事》:“又玉音清圆悠远,餘响绕殿。”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清圆而浏亮。”2.指清圆之声。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三:“道韞谈锋不落詮,耳根何福受清圆?”3.谓文辞清新流畅。宋苏轼《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坐皆惊叹》:“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元戴表元《<洪潜甫诗>序》:“邇来百年间,圣俞、鲁直之学皆厌
【璧】《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必益切《正韻》必歷切,音辟。《說文》瑞玉,圜器也。《玉篇》瑞玉圜以象天也。《白虎通》璧者,外圜象天,內方象地。《詩·衞風》如圭如璧。《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又星名。《詩·衞風·定之方中疏》璧居南則在室東,故因名東璧也。通作辟。又《韻補》叶必洛切,音近博。《江淹·擬曹植雜詩》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從容冰井臺,淸池映華薄。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唐李白《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宋柳永《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唐李白《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宋柳永《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