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不必,方圆曲直
何必不必,方圆曲直释义
【何必】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歷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张祜《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不必】一定;未必。《商君书·修权》:“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史记·乐毅列传》:“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宋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古今作者或能文,不必工於诗;或长於诗,不必有文。平甫独兼得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第五次会议录》:“唐:‘彼以为粗率。’伍:‘只求开会正式,不必上海粗率,北京即不粗率也。’”2.无须;没有必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唐牟融《送陈衡》诗:“不必临风悲
【方圆】亦作“方圜”。亦作“方员”。1.方形与圆形。亦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尹文子·大道上》:“生于不称,则羣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淮南子·俶真训》:“今盆水在庭……浊之不过一挠,而不能察方员。”宋范仲淹《礼义为器赋》:“寧因雕琢之劳,见无不为;岂定方圆之体,不速而成?”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印章谜云:‘方圆大小随人,腹里文章儒雅。有时满脸桃红,常在风前月下。’”2.指方法、准则。唐李华《咏史》之四:“如何得良
【曲直】和平直。《书·洪范》:“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唐元稹《赛神》诗:“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清陈梦雷《木瘿瓢赋》:“产五材以利用兮,曲直判而为民资。”2.是非;有理无理。《荀子·王霸》:“不卹是非,不治曲直。”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若我不分一箇曲直,必索要别辨箇是和非。”老舍《蜕》三:“在这机关里,没有是非,没有曲直,而只有毒刑与屠杀。”3.能和不能。指才能上的差别。《荀子·非相》:“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王先谦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