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诗句读音
持此自为欢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ícǐzì wèihuān
何必待人劝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é bìdài rénquàn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释义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自为】做;自己治理。《管子·国蓄》:“则君虽彊本促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唐胡曾《赠渔者》诗:“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宋苏轼《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宰相不自用,人主不自为。”《明史·方国珍传》:“臣本庸才,遭时多故,起身海岛,非有父兄相藉之力,又非有帝制自为之心。”2.自己做主,自作决定。唐王建《公无渡河》诗:“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3.自然而成。《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

【何必】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歷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张祜《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待人】1.等候别人。《左传·襄公三十年》:“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杜预注:“待人而行。”唐李嘉祐《送郑正则汉阳迎妇》诗:“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2.对待别人。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勇于责己,宽以待人,既有严肃的原则性,又有委曲求全的精神。”《花城》1981年第5期:“她懂得在这个人世的海洋中张帆行船的艰难,待人处世都谦让三分。”

【劝】《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勉也。从力,雚聲。《廣韻》獎勉也,助也,敎也。《書·禹謨》勸之以九歌,俾勿壞。又悅從也。《論語》舉善而敎,不能則勸。又《戰國策》荆王大悅,許救甚勸。《註》勸猶力也。《集韻》或作勌。zdic.net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