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诗句读音
何曾云梦芥八九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hé zēngyún mèngjiè|gàibā jiǔ
一任狙公芧四三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ī rènjū gōngxù|zhùsì sān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释义

【何曾】为何,何故。《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於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宋玉《九辩》:“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颺?”《诗·大雅·云汉》“胡寧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汉郑玄笺:“天何曾病我以旱?曾不知为政所失,而致此害。”2.何尝;几曾。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唐王昌龄《九日登高》诗:“谩説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宋苏轼《和寄无选长官》诗:“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刘大白《石下的松实》诗:“﹝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何曾没有生机?只是

【云梦】亦作“云瞢”。1.古薮泽名。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藪曰云瞢。”郑玄注:“衡山在湘南,云瞢在华容。”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所悲云梦泽,空伤狡兔情。”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洞庭,苍苍云梦,控西南之险,当江汉之衝。”2.借指古代楚地。唐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鋩

【芥】《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說文》菜也。《禮·內則》秋用芥。《儀禮·公食大夫禮》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醬、魚膾。《註》芥醬,芥實醬也。《揚子·方言》蘴蕘,趙、魏之閒謂之大芥,其小者謂之辛芥,或謂之幽芥。《爾雅翼》芥似菘而有毛,極辛苦。《續博物志》食芥墮淚。又草芥。《揚子·方言》自淮以西,或曰草,或曰芥。又纖芥,細微貌。《繁露·王道篇》《春秋》記纖芥之失。又蔕芥,見蔕字註。又《集韻》訖黠切,音戛。小草。又叶居吏切,音記。《王粲·浮淮賦》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兹威以赫怒,淸海隅之舞芥。

【八九】或九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蔕芥!”《南史·梁元帝纪》:“帝姑义兴昭长公主子王銓兄弟八九人有盛名。”沉砺《狂歌行》:“胸中云梦吞八九,眼前了了小五洲。”2.十分之八九。《红楼梦》第三十回:“紫鹃也看出八九。”

【一任】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宋苏轼《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乾清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2.听凭。唐杜甫《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仇兆鳌注引罗大经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十三妹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

【狙公】猿猴者。《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养猨狙者也。”《列子·黄帝》:“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羣。”张湛注:“狙公,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唐杜甫《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之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明唐寅《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梁启超《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芧】《唐韻》《集韻》《正韻》同苧。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芧靑薠。《註》芧,三稜也。又《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序。木名,栩也。又芧栗。《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又《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朝四而暮三,衆狙皆喜。李軌讀作羊諸切,音余。

【四三】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书·无逸》:“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宋史·李穀昝居润等传论》:“五季为国,不四三传輒易姓,其臣子视事君,犹佣者焉,主易则他役,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