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
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释义
【惟】〔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又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又姓。又《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务】《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霧。《說文》趣也。从力,敄聲。《徐曰》言趣赴此事也。《爾雅·釋詁》務,彊也。《註》事務以力勉彊。《廣韻》事務也,專力也。《易·繫辭》夫易開物成務。又姓。《廣韻》列仙傳有務光。又《集韻》微夫切,霧平聲。務婁,邑名。又《廣韻》謨袍切,音毛。前高後下。又《集韻》莫切,音茂。昏也。又《正韻》罔古切,音武。同侮。《詩·小雅》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又《韻補》叶迷侯切,音謀。《劉楨·瓜賦》豐細異形,圓方殊務。揚暉發藻,九采雜糅。糅平聲。
【职办】职而能办事。《汉书·朱博传》:“﹝博﹞出为督邮书掾,所部职办,郡中称之。”《后汉书·盖延传》:“﹝延﹞歷郡列掾、州从事,所在职办。”典
【何尝】甞”。亦作“何常”。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蹟者哉?”宋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何甞有此乐,将去復徘徊。”《西游记》第二七回:“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一○》:“江浙的教育,表面上虽说发达,内情何尝佳。”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彼此】1.那个和这个,双方。《墨子·经说下》:“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此亦可彼。”三国魏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间令足下,因其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元王嘉甫《八声甘州》套曲:“真真彼此都相乐。”《红楼梦》第二六回:“彼此相见日多,渐渐的混熟了。”巴金《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让点步,就没有事了。”2.指不一致或不一致的意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復肉刑事﹞夏侯玄、李胜、曹羲、丁謐建私议,各有彼此,故遂寝焉。”《三国志·蜀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