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轻九九,自欲较铢铢

何尝轻九九,自欲较铢铢

诗句读音
何尝轻九九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é chángqīngjiǔ jiǔ
自欲较铢铢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ìyùjiàozhū

何尝轻九九,自欲较铢铢释义

【何尝】甞”。亦作“何常”。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蹟者哉?”宋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何甞有此乐,将去復徘徊。”《西游记》第二七回:“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一○》:“江浙的教育,表面上虽说发达,内情何尝佳。”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九九】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虙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杨树达窥管:“敦煌木简载九九术,起九九八十一讫二二而四。罗振玉云:《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2.八十一,九之自乘数。汉扬雄《太玄·首》:“陈其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较】《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又

【铢】《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音殊。《說文》權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又八銖爲鍿,二十四銖爲兩。又孟康曰:黃鍾一龠容千二百黍,爲十二銖。《禮·儒行》雖分國如鍿銖。又《博雅》鈍也。《淮南子·本經訓》其兵戈銖而無刃。《註》楚人謂刀頓爲銖。又姓。《正字通》明弘治舉人銖炫,德興人。又人名。《前漢·宣帝紀》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註》銖音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