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

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

诗句读音
何当弃短檠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é dāngqìduǎn qíng
阴山叱鸣镝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īn shānchìmíng dí

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释义

【何当】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郁达夫《奉怀》诗:“何当剪烛江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2.犹何妨;何如。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宋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3.犹安得,怎能。唐岑参《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瀘口南连蛮。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宋王安石《次韵答

【弃】《說文》古文棄字。《左傳·襄四年》是弃也。《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餘詳木部八畫。(棄)〔古文〕弃《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音器。《說文》捐也。《爾雅·釋言》忘也。《詩·周南》不我遐棄。《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棄)漢典考證:〔《爾雅·釋詁》忘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詩·召南》不我遐棄。〕 謹照原書召南改周南。 考證:〔《爾雅·釋詁》忘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詩·召南》不我遐棄。〕 謹照原書召南改周南。

【短檠】矮灯架。借指小灯。唐韩愈《短灯檠歌》:“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燄高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宋杨万里《跋蜀人魏致尧抚乾万言书》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噪花枝灵鹊儿,垂帘幙喜蛛儿,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清纳兰性德《秋水·听雨》词:“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

【阴山】1.山脉名。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管子·揆度》:“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夏完淳《大哀赋》:“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2.犹阴间。《三国志平话》卷上:“天公交俺宣陛下,在报寃殿中交我王阴司为君,断得阴间无私,交你做阳间天子。断得不是,贬在阴山背后,永不为人。”《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如不依此愿,天不遮,地不载

【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栗切,音。《說文》訶也。《倉頡篇》大訶爲叱。《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左傳·昭二十六年》子囊帶從野洩,叱之。《公羊傳·莊十一年》手劒而叱之。《史記·淮隂侯傳》喑噁叱咤,千人皆廢。又《集韻》亦作嘯。《禮·內則》不嘯不指。《註》嘯讀爲叱。又《集韻》《韻會》戚悉切,音七。《集韻》聲也。《莊子·齊物論》叱者吸者。《註》若叱咄聲。《陸德明·音義》,昌實反,徐邈音七。 《毛晃曰》从口从七。或从匕,誤。

【鸣镝】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鏑,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裴駰集解:“《汉书音义》曰:‘鏑,箭也,如今鸣箭也。’韦昭曰:‘矢鏑飞则鸣。’”三国魏曹植《名都篇》:“揽弓捷鸣鏑,长驱上南山。”明吾丘瑞《运甓记·帅阃宾贤》:“羽书鸣鏑警常闻,扬鞭静折愁无策。”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鏑。”2.借指战乱。《晋书·后妃传论》:“中原陷於鸣鏑,其兆彰於此焉。”《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虽鸣鏑之酷,未极於斯。”宋王安石《英德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