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弹慢处却弹急,愚蒙堪笑情兀兀
诗句 | 读音 |
---|---|
合弹慢处却弹急 | 平仄:仄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hé|gědàn|tánmànchǔ|chùquèjí |
愚蒙堪笑情兀兀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ú méngkān xiàoqíngwū wū |
合弹慢处却弹急,愚蒙堪笑情兀兀释义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
【弹】〔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又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又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又《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又擊也。《史記·孟嘗君傳
【慢】《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音縵。《說文》惰也。从心曼聲。一曰不畏也。《廣韻》怠也,倨也,緩也。《朱子曰》慢,放肆也。又或作僈。《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亦作謾。《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又《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鄭氏云》命,讀爲慢。又《集韻》亦作漫。詳水部漫字註。又《集韻》見切,音麫。慢訑,弛縱意。又《集韻》謨官切,音瞞。惑也。又叶民堅切,音眠。《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又叶莫半切,音幔。《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漢典考證:〔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愚蒙】见“愚蒙”。亦作“愚矇”。愚昧不明。《汉书·杨恽传》:“报会宗书曰:‘惲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江淮孤贱,愚矇小生。”唐杜甫《杜鹃行》:“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沙汀《防空》:“他想尽其所知来启发一下市民们的愚蒙。”漢
【堪笑】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徐芳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漢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兀兀】1.高耸貌。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元李庭《咸阳怀古》诗:“连鸡势尽霸图新,兀兀宫墙压渭滨。”明朱权《荆钗记·参相》:“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清孙枝蔚《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2.光秃貌。宋沉辽《次韵酬李正甫对雪》:“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3.孤独貌。唐卢延让《冬除夜书情》诗:“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明李东阳《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七:“兀兀中流坐,茫茫何处津。”清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城南省客夜兀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