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诗句读音
何妨举世嫌迂阔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é fángjǔ shìxiányū kuò
故有斯人慰寂寥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gù yǒusī rénwèijì liáo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释义

【何妨】无碍;不妨。《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元张翥《瑞龙吟》词:“何妨共磯头把钓,梅边徐步。”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七》:“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省却你也记古典,我也记古典的工夫呢?”

【举世】界;普天下。《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唐方干《德政上睦州胡中丞》诗:“羣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七七’开抗战,君自海外回。东进杀倭寇,举世惊风雷。”汉

【嫌】《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迂阔】不切合实际。《汉书·王吉传》:“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虽自以为得所,犹未免乎迂阔也。”《红楼梦》第五回:“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於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

【故有】1.固有。《淮南子·主术训》:“用非其有,使非其人,晏然若故有之。”2.尚有。宋王安石《孟子》诗:“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斯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明刘基《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唐元结《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太平天囯汪吉人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慰】《集韻》同。zdic.net漢典

【寂寥】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王弼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王逸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章樵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