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烦遣相视,器识自幺麽

何烦遣相视,器识自幺麽

诗句读音
器识自幺麽平仄:仄 平 仄 平
拼音: qìshí|zhìzìyāo mó
何烦遣相视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hé fánqiǎnxiāng shì

何烦遣相视,器识自幺麽释义

【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去冀切,去聲。《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廣韻》器皿。《易·繫辭》形乃謂之器。《註》成形曰器。《書·舜典》如五器。《註》器謂圭璧。又《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註》器,能也。《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疏》度人才器而官之。又《論語》管仲之器小哉。《註》言其度量小也。又姓。見《姓苑》。又叶欺迄切,音乞。《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或作。《玉篇》俗作噐。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幺麽】亦作“么麼”。1.微不足道的人;小人。《鹖冠子·道端》:“无道之君,任用么么。”陆佃解:“么,细人;俊雄之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叡么么,寻丕凶蹟。”清戴殿泗《东川行》:“么么本恃险,螳拒偏多筹。”林百举《观冯春航演<儿女英雄传>赋赠》:“红潮颊上泛潮霞,气斩幺么数叱吒。”2.微小;卑微;细小。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周遇﹞又经流虬国,其国人么么,一概皆服麻布而有礼。”《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妾丑陋之身,乃兄所有,倘念么么,不我遐弃,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清程尚濂《捕鱼叹》诗:“小鱼

【何烦】,何必。《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唐高彦休《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汉

【遣】《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相视】1.相对注视。《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宋苏轼《却鼠刀铭》:“昼出羣鬭,相视睢盱;舞于端门,与主杂居。”潘漠华《雨点》:“在朦胧的暮光中,六眼相视,各有会心地默默地笑着。”2.看待;照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全》:“前二人亦与俱出,又嘱途中善相视。”视察;察看;察验。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陛下遽信其説,即使相视地形,万一官吏苟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糜帑廪,下夺农时。”《金史·宣宗纪下》:“三月辛丑,议迁睢州,治书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