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蛱蝶粘莲蕊,红蜻蜓袅菱花

黑蛱蝶粘莲蕊,红蜻蜓袅菱花

诗句读音
黑蛱蝶粘莲蕊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紙
拼音: hēi jiá dié2|1liánruǐ
红蜻蜓袅菱花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hóng|gōngqīng tíngniǎolíng huā

黑蛱蝶粘莲蕊,红蜻蜓袅菱花释义

【黑蛱蝶】玄武蝉。橘树的害虫之一。唐皮日休《胥口即事》诗之一:“黑蛺蝶粘莲蕊,红蜻蜓裹蔆花。”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虫鱼·黑蛱蝶》:“黑蛺蝶,大如蝙蝠。橘蠹所化。北人或名为玄武蝉。”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虫鱼·黑蛱蝶》:“黑蛺蝶,大如扇,橘蠹所化,翅墨黑而有翠綵一行,特为鲜明。北人或名元武蝉。”汉

【粘】《廣韻》女廉切《集韻》尼占切,音黏。《說文》相著也。同黏。

【莲】〔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又《說文》芙蕖之實也。《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註》蓮謂房也。又《集韻》連彥切,連去聲。《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又《字彙補》所夾切。草名。《廣雅》鳶尾、烏蓮,射干也。

【蕊】《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音蘃。《韻會》草木叢生。《玉篇》草木實節生也。《屈原·離騷》貫薛荔之落蕊。又《博雅》花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蕊。又花名。《劇談錄》唐昌觀有玉蕊花。又石蕊,藥名。又《字彙補》子兗切,音雋。花聚貌。《潘岳·藉田賦》瓊鈒入蕊。又古音蕺。《風土記》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葅香。

【蜻蜓】亦作“蜻蝏”。1.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晋张华《博物志》卷四:“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成青真珠。”唐王建《戴胜词》:“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清恽敬《<听云楼诗钞>序》:“夫人之耳不可执,不可恃也,蚁动而以为牛鬭,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冰心《寂寞》:“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一会儿要下雨了。”2.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五代张泌《江城子》词之二:“緑云高綰,金簇小蜻蜓。”

【袅】《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漢書音義》騕裊,神馬。又《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菱花】花。南朝梁简文帝《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郁达夫《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2.指菱花形的花纹。唐骆宾王《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前蜀韦庄《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明唐寅《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菱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