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诗句 | 读音 |
---|---|
鹤林兵火真一梦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è línbīng huǒ1yīmèng |
不归阆苑归西湖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ù guīguīlàng yuànxī hú |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释义
【鹤林】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林色变白,如白鹤之群栖,故称。南朝齐王融《法门颂启》:“鹿苑金轮,弘汲引以济俗;鹤林双树,显究竟以开氓。”唐卢照邻《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花宝参差,眺鹤林其非远;仙云肸蠁,登鷲巖其可望。”参阅《大般涅槃经》。2.僧寺周围的树林。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元王逢《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辞》:“鵠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3.佛寺。唐王景《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无因鑾蹕暇,俱舞鹤林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嘏尝家於
【兵火】战争造成的灾火。《汉书·王莽传下》:“衍功侯喜素善卦,莽使筮之,曰:‘忧兵火。’”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三:“兵火有餘烬,贫村纔数家。”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2.指战争,战乱。《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长安兵火之后,不知光景如何?”茅盾《子夜》十:“现在大局就愈弄愈复杂了。大江的南北都是兵火。”典
【真】同眞。俗字。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不归】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清蒲松龄《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2.不归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阆苑】阆风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唐王勃《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玉楼星峙,稽閬苑之全模;金闕霞飞,得瀛洲之故事。”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蓬莱。”清王韬《淞滨琐话·药娘》:“二女有时靚妆炫服,凭朱栏而延佇,见者疑为閬苑神仙,縹緲天外。”2.借指苑囿。南朝梁庾肩吾《山池应令》诗:“閬苑秋光暮,金塘收潦清。”3.借指翰林院。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九三:“金鑾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閬苑花。”刘逸生注:“后人因翰林院地位清贵,比作閬风之苑。”4.唐苑名。故址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城西
【西湖】“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1)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处胜景。宋欧阳修《采桑子》词:“轻舟短棹西湖好,緑水逶迤。”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西湖》。(2)在广东省惠州市西,又名丰湖。宋杨万里《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潁水更罗浮。”(3)在河南省许昌县城外。金元好问《约严侯泛舟》诗:“风物当年小洞庭,西湖此日展江亭。”(4)在福建省福